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培训 > 教师如何走向校本研究

教师如何走向校本研究

2009年02月13日 14:56:32 来源:宁夏平罗县教学研究室 访问量:402

骨干教师培训讲座:

教师如何走向校本研究

平罗县教研室 刘兴云

一、校本研究包涵哪些基本概念
1.校本研究兴起的背景
■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校本”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如果没有在各级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任何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举措都会落空。
■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校本课程开发,为“以校为本”带来了契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课程改革后,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教师“做研究”的困惑表明,要破除当前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在“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把教育科研“哲学化”、工具化倾向的问题,以及存在着形式主义和装饰主义的弊端。教师对“做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情况:
(1)理论研究与教师实际脱节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谈及当前教育理论学习情况时指出:“该说的理论都已经说了,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型学习、资源库建设、标准化、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互动式学习、参与学习、从孔子到杜威、新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叙事研究、质的研究、愉快教育……,你还能够举出目前人们不知道的教育改革理论吗?”
强调让教师了解更多的教育理论是必要的,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被教师真正理解和认同,大量舶来的理论也没有经过“本土化”的实践验证。教师虽然写作了大量的论文,对于教育理论依然缺乏基本了解,也缺乏兴趣。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
(2)教师的研究成为专家课题的执行者
中小学教师承担了大量由高校和科研部门领衔的课题实验,由专家设计好教学方法,教师按照专家要求进行操作,并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仅仅成为专家方案的执行者。
(3)“教育实验”形式化趋向
一些中小学教师以教育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既没有做到“控制”,也少有“假设”,使“教育实验法”名不副实。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中小学教师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做这种过于“正规化”的、过于“形式化”的“实验研究”,仍然值得商榷。
(4)“经验总结”呈现“装饰”化
“经验总结”作为教师论文的主要形式,在现实中往往变成“一个论点配一个例子”的“装饰”文本。论文谈的都是大道理,缺乏的是教师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经验和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科研的方法取向出现了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注重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相比较,现在的教育科研方法从单纯定量研究向质的研究方向拓展,凸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反对工具论,把教师和学生当成实验对象。当然,也需要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
对此,著名英国学者、行动研究大师艾略特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最重要的,不是严谨,而是教师有没有对教学反思,寻找证据去帮助了解现况,从而做出适切的判断,改良教学实践。
2.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水平,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基础。
■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为了学校(研究目的),要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在学校中(研究主体),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基于学校(研究对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出学校潜力。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不叫“校本教研”?人们通常讲“校本教研”,如果全称为“校本教育研究”,则这种概念与“校本研究”一致;如果仅仅讲的是“校本教学研究”,则未免不够全面。“校本研究”外延更宽泛。它除了包含“校本教学研究”外,还涉及学校发展的许多领域。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校本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②校本教研——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③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④校本管理——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行动研究——校本行动研究
正如杜威指出的那样:“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行动研究注重的是行动,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
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之父”科特•勒温提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考瑞(S.Corey,1953)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定义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践。他提出: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应由应用研究成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白费。同时,只有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家长、支持者能不断检讨学校措施,学校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员必需个别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运用其创造性思考,指出应该改变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须讲求方法,有系统的收集证据,以决定新措施之价值。这种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的特征:为行动而研究,行动者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与校本研究的特点类似)。
(1)为行动而研究(研究目的)。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由行动者研究(研究主体)。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
(3)在行动中研究(对象和过程)。行动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研究过程是实践过程,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研究具有动态性。方案可以不断修改,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行动研究的模式
● 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①计划→②行动→③观察→④反思。



● 变异的螺旋循环模式:有学者将勒温模式的起点改变,提出的变异模式为:
① 观察(发现问题)→②反思(日志、行动学习会议或专家会议)→③计划(行动计划或研究设计)→④行动(实践活动或研究活动)。
■行动研究的实质:
“行动研究”与其说是一种研究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指导思想、研究取向和组织形式。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下,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二、教师为什么要走向校本研究
1.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4年秋,全国将有90%的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到2007年,全国各地将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和实施,是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
■同时,义务教育18科课程标准正在修订,将在今年正式颁布。
教育部提出,标准修订要处理好5个关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的关系;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关系。
■《标准》修改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实际;
——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更加贴近教师,更好地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既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要求为教师理解和接受。
■对课程改革目标的新认识: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目的,除了更有效促进学生成长之外,还必须做到“促进教师发展”。
课程改革理念和试点地区的实践都证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其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其同义语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适应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4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判断,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基本的发展战略,引导了改革开发的向前推进;14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更明确地指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并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两个“科学判断”的前后衔接,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两个发展战略的循序递进,体现了我国新一代领导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上,那就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人民满意”,这是教育事业第一位的“以人为本”,它维系着我国政府办教育的宗旨,维系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础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坚持三个“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1)“校本”发展观——以学校为本。新课程改革的“根基”必须建立在学校。
“校本”(school-base)一词虽然是个舶来品,但与汉语中“本”所表达的意思大体相近。“本”者,“木下一横”,表示的是植物的“根”,即“根基”和“基础”。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对于“校本”这个词,其首要的含义都应该是:没有学校改革和发展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就不可能做到让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新课程改革的“根基”必须建立在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基于学校”的实际,必须“在学校中”进行。
在历经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观念更新”和“通识培训”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必须更加凸现“以学校为本”,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所学校的改革,促进每一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生本”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
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重点。
作为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至少在各种文件、会议和论文的表述中,“生本发展观”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为大多数教师所熟悉,并成为改进教学工作的指导方略。
(3)“师本”发展观——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
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在教师队伍建设当中以教师为本。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全面成长,就没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需要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载体。
“师本发展观”是“人才强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在破除“教师中心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后,似乎一讲“学生主体”,就不敢再提“教师主导”,把教师的作用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从“科研兴校”到“人才强校”的与时俱进。
周济部长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人才的质量。”我们必须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从“科研兴校”到“人才强校”的与时俱进。
3.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必须成为一个专业,就要像律师、医生那样具有职位的不可替代性。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将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专业化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第一资源”。
所谓“教师即研究者”,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其同义语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能否实现专业化,中小学校拥有专业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推广的关键。
●实例:我国台湾省十年教改的经验与教训(摘自台湾:《教育新趋势》电子版杂志)
十年前,我国台湾省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发动的“教改”,与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其改革目标的指向,也包括:一试定终生的联考制度、死背强记的填鸭式教育、单一的文凭价值观、升学的窄门、甚至单一的师范培训体系等。为此,一个个教育法令、一项项新政策不断推出,教育权力下放,教科书开放,一纲多本,课程改为九年一贯制,分科改为“合科”(综合课),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堪称是将五十年教育结构的大翻修”。
但是,台湾“教改”发展到今天,据调查,仍有半数以上的家长不支持,六成六的小孩在校外补习班上课,以弥补因“教改”造成的教学质量下降。有台湾教育学者指出:教育原该是社会最宁静稳定的力量,现在却成为社会纷纷扰扰的导火线。
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在政策执行中的配套,更重要的是师资培训没有跟上教改的步伐。从分科教学改为七大领域“合科”教学后,到现在还未要求师资培训机构用“合科”教育来培养未来的师资。“教改”则一直都是官员、教授专家在主导,仅仅要求基层教师配合,而没有平等的专业对话。若是推不动,就给老师贴标签,视他们为拒绝学习上进的保守势力。
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台湾“教改”必须重新培训基层老师,取得他们的配合与认同,并让他们的专业与声音也能进入决策体系,这是“教改”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
我国教育部师范司编撰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教材中,明确地把“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列为“教师专业化”的三大标准——“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1)专业知识(教育知识)
专业知识指的是:学科知识(学科专业性)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专业性)等。
以往的教师培训往往注重提供教学专业的知识基础,似乎“教什么”及“怎样教”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专业能力,胜任教师职务。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了解国际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了解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教学结合,并且在教育教学当中有效运用;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已经提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我国今后将把这“三大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此,在教师“专业知识”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才的基本能力。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从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从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
(2)专业能力(教育能力)
指的是来自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经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可以称为“实践性知识”,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因此,“专业能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
有学者形象地描述过这种现象:在家长看来,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是否精通微积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教会孩子解算术应用题。所以辅导作文,家长不去找作家;辅导数学,家长不去找数学家。教师的专业能力当然也依赖于专业知识基础,但更依赖于他在实践中长期“摸爬滚打”积累的教学经验。
(3)专业品质(职业道德)
包括职业道德,也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等。
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表明了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品质,要特别强调培养师德和创新意识。教师的素质,师德最重要。具有优秀专业品质的教师要把教师当成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同时,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提高“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取向
——更新学科知识,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素养;(专业知识)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注重反思与实践;(专业能力)
——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专业品质)
三、校本教研要求教师研究什么
(一)研究自己,做到“知己”
就是研究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有哪些?以便确定适合自身所长的研究方向,有效地获得研究成果。我们不妨作这些思考。 ①自身总的知识结构如何?除本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有哪些知识领域是自已所了解的、熟悉的、爱好的和能对学生施加影响的?②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哪些专业知识是自己的所长,研究较深的,指导起来得心应手的,并已获得成功的?③自身特长如何?这些特长如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如何使自己的特长在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特长可以是专业的、外显的:例如语文老师的书法、朗诵、表演.... 数学老师讲几何,不用圆规能随手画出标准的圆……; 也可以是专业的、内显的:如语文老师长于哪些文体,哪种文学样式的教学;还可以是非专业的、外显的:诸如体育、艺术、电脑.....;也可以是非专业的、内显的:如擅长音乐、组织管理、作思想工作.....。④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
这些研究,利于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施展个人魅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自己分析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和思考研究教学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从而使新研究的问题切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研究学生,做到“知彼”
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我们提倡研究学生,不但提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各阶段的生理和身心的特征,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知识状况,更要研究他们学习的认知规律。从认识论角度讲,学习的认知规律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可把它概括为“通读、质疑、理解、积累、运用”这五大环节。即认真读书,提出问题,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掌握知识、运用实践,如此反复进行,便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品味到本学科的所涵蕴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人文韵致。由此看来,研究学生,是从知彼的角度,在因材施教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进而上升到科研范围,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三)研究教材,做到“知书”
即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其“新’在观念,着眼于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特别是“突破学科中心”“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尤能突出其新,也给我们教师实施课程计划提供了广阔天地,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实践。正因其新,值得研究的东西就多,解决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就越有价值。一是研究《课程标准》,就要观察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情感体验的情况,看其是否有探究兴趣、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看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是否有所提高。尤其注重评估学生在一定阶段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在“自主性发展”。同时更要审视教师自身的观念是否改变,因为教师观念上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法上的改进,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经验,教师就会主动去学习,在教学中就会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二是研究新教材,首先要从客观上把握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比较新旧教材在知识体系、编排体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要作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研究各课之间、单元之间、各册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研究如何突破重、难点,研究如何在本学科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再次,现在的新教材有哪些不足。如初中语文,对“字、词、句、语法、文言文知识”的不负责的删削,我们在高中必须对此补课,不然我们高中教学质量就会一落千丈。这些我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研究教学,做到“知法”
(1)如何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因此一堂好课不重在看教师在课堂讲得如何神采飞扬,吹得如何天花乱坠;而是重在看教师能否能“惜口如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去,是否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方面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其教法。
(2)如何处理“惜口如金”与“泼墨如云”的关系。在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观念上,我们的老师有待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弄清两讲三不讲的原则:(三不讲要做到惜口如金)①文本中的知识,学生已经具备的不讲。②文本中的知识,学生还没掌握但通过自学能把握的不讲,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把握。③文本中的知识,教师讲后学生也不能把握,不讲。要敢于“舍得”有“舍”才有“得”。(两讲要做到泼墨如云)①知识的难点,因为难,不讲学生便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必须讲。②知识的重点、关键之点教师不讲学生便不能把握,老师必须讲。这“两讲”,作为教师必须讲深、讲透。如果“不讲”分数必定要下降,质量必定要下滑!“讲”与“不讲”,是辩证的统一,不要以为说到新课程就一概否定“讲”,该讲的还是要讲,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如何掌握“该讲”与“不该讲”的标准。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2004年09月16日在北京“外交学院论坛”上指出,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美国的启发式教育也非一好百好,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杨振宁认为,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顶尖人才,但据此下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最好的,这是基本的错误。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式,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式,这两种教育方法孰优孰劣,不应抽象地、而应具体地回答,也就是说,要看在现有的情形下,哪个更好。他认为,在中国现有状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中国式教育更好,因为它可以使50%%--80%%的人中规中矩地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而在美国则比较放任,50%%--80%%的年轻人常常念得乱七八糟,难以成才;但为什么美国式教育显得很成功呢?在于它对非常聪明的人,给予极大的自由度,而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经过美国社会制度的鼓励,经过风险投资的成功运转,给美国社会、给人类创造出很大财富。所以杨振宁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应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好处,把它坚持和发扬下去;同时又吸取美国教育的长处,在大学和研究院中,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规矩放松一些,不要限制得太死,以利于这些特别有才干的人在社会上尽早发挥才智
(3)如何理解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新课改强调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生发点。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的支柱就是“三维目标”。有人曾打过比方,“人文素养是学生学习旅程的目的地,知识和能力是完成旅程的车船,过程和方法是车船行进的行道,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车船行进所需的燃料”。实施“三维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研究既要“忠实教材”还要“不拘泥于教材”;要“用好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突破学科中心”“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就是“以教材为例子”,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发掘出更多的学科教学资源,形成自身的学科教学特色。
(五)研究考试,做到“知考”
考试,是我们教师的生命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研究《课标》与“考题”的关系
《课标》是出题的依据,出题范围绝不会超出《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研究《课标》对各年级段知识点、能力点的要求的基础上研究“考题”。
如何研究“考题”?每年的考试题,可以这样说,都处于“稳中有变”的状态。每一年“稳”是主要的,“变”只是稍作微调。作为教师, 只有这样研究“考题”并根据这些要点来组织复习,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2)研究“读、练”与“评、讲”的关系。
“评、讲”是教师的教,是对教师“教”的研究;“读、练”是学生的学,是对学生的“学”的研究。二者为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评讲”得当,“读练”得法;“评讲”“读练”有机结合,“教”与“学”相得益彰,复习便会时省效宏。
“读”,即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早自习、课余时间、每周给学生一节时间读书。一读教材。例如语文:A、文言文:篇篇弄清,重点虚、实词,句式应过手,课下重点注释应把握。B、应背诵的文段应注意熟读成诵,名言名句应一字不错地默写出来(中心句,主旨句、论点含成语的句子)C、现代文:指导学生理解文意,了解文章的要点、把握作者的思想,以便作为作文的写作材料,解决学生写作材料贫乏、难为无米之炊的病痛。二读老师的讲义。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要认真细读,尤其是重点、难点、易混知识的区别点,应反复研读,反复品味。三读各种练习题。尤其是反复出错的试题,应反复阅读,弄请为何出错的原因,怎样克服、减少错误。四读课外资料。尤其是高年级(如《语文》读本、《读者文摘》等)以启迪心灵,开拓视野。为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读记结合,注意勾划批注。
练:即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练习。练习分以下几种。①单项练习:每复习完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设计的练习,现炒现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弥补。②阶段练习:即复习到一定时间,把若干知识点串在一起设计的练习,以温故知新,巩固加深。③专项练习,即专门针对学生复习时易出错的、反复错的知识点设计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这种练习尤其重要。④摸拟练习:按照上年考题的题型、分值,知识点、能力点设计的练习,进行综合训练。以上四种练习应交叉进行,通过严格训练,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要求:读练结合,注意前后联系。
评:即老师对学生练习的点评。在同学们完成练习后,教师通过抽查或批改学生练习,对学生普遍易错的知识点、能力点,普遍易错的试题,老师要作重点评,及时评讲而且必须讲解明白。做到以下几评:评出错误,评出错误之因(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试题偏难等等原因),评出得失,评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评出纠错补差的办法。要求:思练结合,注意纠错补差。
讲:即老师对知识点、能力点的讲授。在同学们通过自学仍难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师必须讲授。教师的讲授必须做到“三着重”:一是着重讲清知识的难点、重点、必考点。二是着重讲清易混知识的区别点。三是着重讲清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技巧。三个方面做到一个“精”字,注重迁移能力的形成。要求:听思结合,注意三个着重。
(六)集体研究。要进行集体研究,形成教研组特色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给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有准备的教师,也会难以迅速适应这些新变化。新出现的问题繁多,靠单兵作战很难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了。例如,适应新标准,达到新标准,用什么方法去实施,用什么来检验,就让人“模糊”;使用新教材,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手段,用哪些资源,也让人费解。什么是适用的,我们需要学生来回答,需要同事来评判,更需要大家集体钻研。本地教学资源有哪些可供语文学科“开发”,本校有何条件实施“大语文”教学,本组哪些教师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师所长体现在什么地方……诸多问题,必须靠群策群力才能办到。用什么教育理论指导本组的教学实践,用什么教学方法才是务实求真,抓什么矛盾才会使本组教研工作再上台阶……长期研究问题,能使人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究
教师开校本教研主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即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课题进行研究。

小课题研究研究结构示意图

梳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课题 问题 梳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教学中
(前提) 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

1.课题的明确表述 明确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2.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意义.价值) 回答什么研究
制定方案 3.课题的界定 假设
4.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回答研究什么
(关键) 4. 研究过程与方法 回答如何研究
5.预期成果 回答成什么
6.其他: 组织机构 保障措施等


依照方案,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将研究内容细化为
实施方案 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观察、调查、问卷、测验
(重点) 等研究方法,本着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的原则,扎扎
实实完成所有的研究内容。


研究概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意义、价值、内容等)
研究成果
分析总结 研究结论
(结题) 问题讨论
成果
应用于





课堂教学中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行动研究示意图

①教学设计:教学策划(课例设计),包括:学情分析(运用维果斯基“最邻近发展区”等理论),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资源的选择等。分析教材内容:判断是采用探究式学习(发现学习),还是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等。
②教学过程:实施设计的方案。收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资料,即时反馈并修正教学设计。
③观察与评价:运用课堂观察法,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作“事实判断”;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作“价值判断”。
④教学反思:反思并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外循环”表明了行动研究的顺序:教学计划→教学行动→观察评价→教学反思。
■“内循环”表达了一种双向互动的思想:
----通过反馈教学的过程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通过观察与评价,改进改善教学行为;
----通过教学反思,修正价值判断;
----通过再设计,提升经验和能力,使个人的缄默知识“外显”为明确知识。



(一)校本研究方案的制定
研究方案是一项课题研究的设计蓝图,是开展研究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统一课题研究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几乎等于完成了一半的课题研究。
研究方案是在课题申报被主管部门批准立项以后撰写的,是在课题论证(按主管部门下发的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写)、文献研究(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经验和科研成果)、调查研究(了解研究对象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现状)和精心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还是一项课题研究开题会议上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称开题报告。
研究方案主要是写给课题组成员阅读和使用的,它的特点是: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具体可操作。
它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内容是:
1.课题的明确表述
 课题的名称必须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在课题名称的表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第二,课题名称外延太大,研究对象的表述含混不清。第三,课题名称表述中研究的范围不清楚。有的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平罗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研究的问题是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2.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价值)
(1)研究背景、意义的论述
 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本课题县、校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点或突破点
 阐述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
 3.课题的界定
 (1)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其二是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这既关系到研究对象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
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 。 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如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或者是不发达地区,是平原还是山区等要进行限制。
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有不少课题中研究对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这都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必须给予界定,以确定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一般来说,对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
(2)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
这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想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成为一个有确切涵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例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研究”,对“研究性学习”要进行界定,因为对研究性学习有几种理解,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领域,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是哪个方面应明确界定。如对“创新教育的研究”。对创新要进行定义。再如“化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这一课题,对“思维能力”要给以明确定义,对“课堂实验”也要有一个限定:是指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动手实验。
4、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它导引着研究的进行,规范着研究中的一系列行为,在研究目标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可检验性。
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如果研究课题很大,那么研究的内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课题较小,那么研究的内容也就比较少。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回答研究什么?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
研究内容的表述要详尽、明确,既能充分体现研究目的的任务要求,也要与研究课题的范围相应。
【注】以上的1.2.3要写得准确精要,不宜长篇大论地详写;而以下的部分,特别是4则应较具体较详细地写,从而突出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特点。
5、研究过程与方法
过程: 就是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方案中,这样,研究者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据此研究程序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值得提醒的是每一段时间所研究的内容要与前面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相吻合。
方法: 文献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在方法的选择中,要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来选择,不能随意选用,尤其要注意不能滥用实验法,有的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二字。
6、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案例;课件等等。
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并发展成最终成果。
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向这方面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
7、研究的组织形式
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两种形式来完成。
个人研究是研究活动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也是研究人员最为重视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个人研究较少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可灵活机动地开展,只要有足够的图书资料和时间即可独立进行,而且个人研究往往责任心更强,研究方法和结果更具个人特色。但对于较大的研究课题来说,个人研究可能无能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体研究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了。个人研究,可以在校级课题中提倡。
在集体研究中,在制订方案时,要成立课题研究组,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目的是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
8.保障措施
(1) 建立必要的制度
如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研讨制度、资料保管和使用制度、奖励制度等。
(2) 经费的来源和使用
写明经费的来源、数量、预算和使用办法。
(二)结题报告撰写
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要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也可称研究报告)。它是一项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是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为课题研究成果做鉴定的主要依据,通过鉴定后又是参与评优评奖的成果主件。
结题报告的主要特点:一是学术性,是专业性很强的报告,要紧紧围绕研究的课题来写。它不是一般的工作报告,那些与课题研究虽然有关的工作,如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制度健全、物质保证等内容,因为没有学术性,不必写进结题报告中来。二是概括性,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高度概括后的产物,因此不能写成流水帐,不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研究活动都写进来。
撰写结题报告以前,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成立一个3~5人的写作小组,由课题组长和研究中的骨干教师组成,承担撰写结题报告的任务;
查阅课题研究 以来积累的重要资料(如论证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成果等),熟悉和反思研究的全过程;
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收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等方法,全面评估课题研究的教育效果;
召开几次教师的小型座谈会,对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拟定详细的结题报告写作提纲,由写作小组按提纲写出初稿。(可以分工合写,然后由一人统稿)
结题报告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内容是:
1.研究概况
这部分可以分两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研究设计,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和“计划怎样研究这个课题”。撰写这方面时,要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方案(一)(二)(三)(四)部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摘要性的缩写,切忌原文照抄。
另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实际运行情况,如课题研究是否按研究方案进行的,是怎样进行的;研究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在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哪些问题;课题研究是何时结束的等。
“十五”期间的经验表明,撰写概况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结题报告不是课题论证,也不是研究方案,写研究概况一定要注意这个“概”字,只要把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地展开叙述。研究概况是结题报告的略写部分。“十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在篇幅上竟占了报告全文的二分之一,这是不恰当的。
第二点,也不能过于简单,把应该交代的问题漏掉。如研究目的、研究假说、研究对象是必须交代的,不能简化;而其余问题如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则可以简要地叙述。“十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连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都没有写,这也是不恰当的。
2.研究结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科研中,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那就是反应在研究对象(学生或少先队员)身心上的变化,就是实实在在的研究结果。因此,结题报告的研究结果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报告中要详写的部分。
研究结果要对着研究方案中的研究内容来写。如研究内容是“养成6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结果就要写这6个好习惯(一个一个地写)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养成了和养成的程度。如研究内容是“培养5种人际交往能力”,研究结果就要写这5种能力(一种一种地写)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具有了和具有的程度。
写研究结果一般可以用“数据统计+典型人和事+综合分析”的方法,把定量分析、典型分析、定性分析三者结合起来。
1. 关于数据统计
数据是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等方法获得的,要有一定的量。最好有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有条件的还应该有阶段数据和对比数据。数据要客观真实、准确无误。数据可以用表或图来呈现,如饼形图(呈现整体中部分的百分比)、柱形图(呈现前测与后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折线图(呈现团体或个体的发展态势)。图表前一定要有说明,说明数据的来源(时间、人数、内容、方法),图表后一定要有分析。图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再分解,以便进行深入分析。例如:
(1)把项目并列的数据排序,看看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好,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差,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哪些有效哪些无效。
(2)把总体数据按性别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性别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是否既适合男生又适合女生。
(3)把总体数据按年级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年级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的年级适应性。
(4)把总体数据按不同家庭背景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家庭背景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对不同家庭背景的针对性。
“十五”期间,在笔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多数有了一定量的数据,有的还运用了多种呈现方式,有的还对数据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这些是十分可喜的进步。但是,现有的数据多数是比较简单的数学数据(如总数、部分数、百分数等),很少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如标准差、差异系数、z检验、t检验、相关系数等),因此也很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十一五”期间,有条件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应该学习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教育科研里来。
2.关于典型人和事
在教育科研中,有些教育效果是无法量化的,很难用数据呈现。经验表明,用典型人物(学生或少先队员)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事例(典型事件、学生作品、家长来信等)来说明教育效果,是一种好办法。这个办法直观形象,具体生动,有说服力,还是对数据的必要印证和补充。
这里的关键是“典型”二字,所谓“典型”就是:能直接反映教育效果的人和事;这样的人和事在总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真实、具体、鲜活、生动的人和事。典型人物最好是课题研究中被确定的“个案研究对象”,至少也应该是课题研究中的“重点观察对象”,平时多关注和了解他们(研究前的状况、研究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研究后的状况),才能在撰写结题报告时有典型材料可用。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和记录发生的典型事例,以备写结题报告时使用。
“十五”期间,这种办法已被许多结题报告使用,但不足的是“典型材料不典型”,减弱了教育效果的说服力,这是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3. 关于综合分析
在数据统计和典型人和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对教育效果做出由部分到整体的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评估。
研究结果评估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回避和掩盖问题,更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这就是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科研道德。
3.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是结题报告的详写部分。
研究结论要对着研究方案中的科研目标来写,回答在研究中总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主要经验,发现了什么带规律性的问题。研究结论一般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写:
围绕课题研究的假说来写,如假说是否得到了验证,假说为什么是科学的,假说怎样表述更完善而成为“真说”;
围绕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动来写,如在教育行动中哪些最有效哪些无效,从中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观点,其观点内涵和操作要领是什么,是否发现了带规律性的问题;
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方法来写,如在规范地运用科研方法上有什么经验,有什么创新和特色。
研究结论可以分几点来写,一般以3~5点为宜。要写自己感受最深、最具特色的东西,是研究中的“创新点”和成果中的“亮点”,不要写人人皆知的一般化的东西。研究结论的基本写法是理论阐述,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具体事例只能当论据使用,只能概括而简要地写,不宜展开描述。
“十五”期间,笔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结论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有的写得不是研究结论而是研究效果,从它们的小标题就可以看出,如“提高了……”“增强了……”“养成了……”;
有的写得太一般化,没有特色,缺少“创新点”和“亮点”;
有的没有把握住写研究结论的基本方法,具体事例描述过多,理论阐述不够;
有的虽然写的是研究结论,也进行了一些理论阐述,但是阐述得不到位,缺乏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经验表明,研究结论部分比较难写,只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和提炼、不辞辛苦地反复修改才能写好。
4.问题与讨论
这部分是结题报告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一项课题研究,总是从问号开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划上句号,同时提出新的问号来(即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撰写这部分时,可以分为两方面:先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反思,明确写出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周密,研究过程是否严密有序,研究方法是否规范,评价方法是否科学等);然后再提出本课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指出该课题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并对新问题做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是略写部分。
以上是结题报告的正文,正文后应该有两个附件:
附件一: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写清作者、书(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附件二:课题组人名单
写全组长、副组长、组员、顾问的姓名







附件:
以《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为例进行讲解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也就是课题提出的背景,即你是面对一种什么情况、出于一种什么考虑要研究这个课题的,说明选题的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的目的和思路。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现状分析,研究的目的。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要揭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要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例1:课题提出的背景:
原文:虽然新课程的实践已经将近三年了,但新课程理念中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初中数学许多课堂中还没有实现,许多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有合作形式,但合作的效果不尽人意。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真正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合作学习的各种具体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这段阐述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还存在问题:
1.新课程中“合作学习”这一目标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提高或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才提出来的?
2.大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是什么?想通过什么途径或手段来达到你的研究目的?如果没有思路,研究就会陷入茫然。从该教师在《微型课题问题调查》表格中提出的问题可以证实,研究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而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手段不是很明确。

修改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合作素养,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中包括合作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践已经三年多了,但是“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初中数学许多课堂中远远没有实现,课堂上有许多合作的形式和机会,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本课题拟调查种种无效合作学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寻学生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总结有效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这段阐述中,不仅交待了目标要求(大背景),现实问题(小背景),而且基本拎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交待了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所研究的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涉及到的几个关键词怎么定义,关系到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不是非常明确的问题。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本质特点)上定义,一是从外延(所包含的范围)上定义。
例2:合作学习
原界定:是从学习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
问题1——
有内涵,没有外延。合作学习的外延主要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师师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包括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队与队之间等合作形式,本课题要研究的主要是其中的哪一种?从定义看,主要是想研究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但是在原定义中没有界定,那么原界定就不够明确不够清晰。
问题2——
前面“问题的提出”中还提到“师生之间”的合作,但是在定义里就只有“生生之间”的合作了,前后没有照应。这说明方案设计上还不是很严密。从微型课题角度讲,只提“生生之间”的合作更便于操作一些。
问题3——
内涵定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必须揭示,就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问题。真正的合作学习一定是以独立自主的学习为前提的,是开发并利用同伴之间的积极影响作用、实现个体之间互相帮助、促进个体不断进步的学习方式。如果不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所谓合作学习,就有可能滋生依赖思想,造成许多懒汉,那么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就没有意义了。

修改后: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基于独立学习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包括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男队与女队之间等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方式。
例3: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原界定: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采取配合、沟通、支持等相互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的(途径的)学习方式。
严格地讲,首先应该解释“有效”。在这个课题中,“有效”指什么,“无效”又指什么,“有效”与“无效”的区别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是“有效”,什么情况下是“无效”的,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现在的定义推断,所谓“有效”,指的就是提高了“学习效果”,而这个定义显然是比较狭隘的。新课程提出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除了提高学习效果,还包含学会合作方法,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意识等等,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那么本课题着重研究“有效”的哪个方面要作明确的交待,也是对外延的进一步定义。
修改后:
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采取配合、沟通、讨论、商议、协调、支持等相互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学习效果包括学会合作方法,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
这个界定里面已经隐含了对外延的定义。
(三)研究内容
完成课题要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又可以设计为子课题。
该课题研究的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方式,初步分解研究任务,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该这样说明:
例4:其研究内容应该为
研究内容:调查了无效的合作学习现象,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设想,积累、搜集了一批有效合作学习的案例,在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一套有效合作学习的方式。
子课题设计如下:
《初中数学课堂无效合作学习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案例的搜集与整理》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合作学习“有效”与“无效”之比较研究》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性质,不一定需要有许多子课题,可视需要作适当分解。黑体字子课题为必须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对象:把什么人作为研究对象就写谁,具体到班级。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2005级初一几班几班。
研究步骤:完成任务的时间划分以及成果形式。总的研究任务分几个阶段,或分几个方面完成,每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形式。以该课题为例:
例5:研究步骤
时 间 任 务 成果形式
05.9-05.12 调查无效合作学习现象 完成调查报告
05.9-06.4 积累有效合作学习的案例 教学设计、成功案例
06.4-06.6 进行有效无效的对比研究 论文
06.6-06.7 总结提炼成果; 撰写结题报告 论文、结题报告
06.7 课题结题
可以如上列表表示,也可以文字叙述表达,把研究所经历的步骤写清楚就行。即使没有这么多子课题,也需要说清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的研究任务所需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需要用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要说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例6:
本课题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用于对无效合作现象的调查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对无效、有效合作学习案例的研究;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总结和提炼。
2.研究过程:也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
要突出以下问题:
(1)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是不能报流水帐,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
(2)怎么运用教科研的方法开展研究的:怎么进行调查研究的,怎么进行案例研究的,怎么进行经验总结的,等等,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
例7:调查研究过程
交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问卷?座谈?访谈?听课观察?其他?
如果是课堂观察:观察目标,观察内容,时间,班级,授课教师,学科,课题,发现的问题,形成的案例和报告等。
如果是问卷调查,那么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的情况,调查的统计与分析,调查的结论,调查报告,等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
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说话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是凭印象,凭感觉,不能用“好像”“大概”“也许”“可能”等表述方式,讲究有根有据,有理有据。这里的“理”,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或思想、观点;这里的“据”,就是数据和实例,用来支撑我们的“理”。结题报告在阐述研究过程时,与论文的写法差不多,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六)研究成效(研究结果)
研究的成果和效益。《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在结题报告中谈“研究成效”时,不能就举几篇论文和案例,首先应该回答课题名称中的关键问题:我们到底研究出了哪些适合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合作学习方式,一条一条说清楚,然后再列出具体的成果形式。
例8:研究成效的表述
(虚拟)我们这个课题,通过一年的扎实研究,了解了“无效”合作学习的种种现象,探索、总结出了若干条适合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合作学习方式,如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方法、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缩短学生之间层次差距和促进有效教学等的有效合作方式,理清了合作学习“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加深了关于有效合作学习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的认识。
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调查报告:《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无效”合作学习现象的调查》
教学案例:《有效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
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探析》
论文:《合作学习“有效”与“无效”之比较》
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另外,课堂实录,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等。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问题讨论:主要是讲研究的不足。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不要多,两三条主要问题即可。
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附:成果清单;
必要的成果原件;
参考文献:

编辑:大柳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夏平罗县教学研究室 特此声明。